首届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在京落下帷幕 |
 |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北京商报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2007年9月22日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领域的首届论坛,业界期待已久,正是它的成功举办,吹响了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化运作进程的号角。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向勇副院长在论坛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并主持会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杨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承惠,中国电影网总裁王国伟,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喻文益,中国木偶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庄女士等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银行及风险评估机构的资深人士,创意产业的专业律师及奋战在文化创意产业第一线的企业家们在这花好月圆的日子汇聚一堂,共商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投融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向勇副院长在开场白中提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词一个是“创意”,一个是“产业”,这两个关键词分别代表了“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两个生产力要素。因此创意人才的培养和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就成为当前我们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两大任务。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在金融领域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投资主体的单一,融资渠道的单一,资产结构的单一,知识产权的信贷评估以及金融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足等等,这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幸的是,在文化创意产业这么一个全球新经济的领域当中,中国的觉醒显得并不迟缓,追逐世界的目光也并不迷离,我们正与世界同步。尤其是首都北京,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创意之都”。因此,我们的经验正在构成世界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宝贵财富。 在此次论坛上亮剑的各位专家和行业翘楚,他们或在政府的金融体制创新,在政府的公共财政资助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机制创新方面;或在企业产品的细分市场创新,在企业的投融资模式和渠道创新领域,或在企业的资本并购和商业模式创新等这些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艰苦的征战、绚丽的成绩、蹒跚的探索、深邃的思考以及理性的研究。更难能可贵的是,就在此次论坛上,他们毫无保留的把他们人生的精彩和丰富的经验与参加论坛的每一个人共同分享。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杨淦主任作为金融领域的资深专家,不仅解读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困境,而且给出一些解决方案;国家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承惠所长在演讲中谈到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的时候涉及到了私募股权市场;中国电影网总裁王国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具体的实例;中国木偶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庄通过介绍木偶剧院一年的经历和经验,给我们分享了一个灵活的民营资本撬动一个沉重的国有剧团资源的经典故事,并向我们展现了她关于文化企业成功的基本经验,就是对于市场的敏锐把握,对于投资的人脉组合策略,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坚决的执行能力;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文化创意研究院魏鹏举,跟我们分享了英国、美国、韩国在此领域的经验,尤其是重点阐述了在这些国家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起到的杠杆作用;旅美资深制作人陈子度给我们精炼而系统的分析了他在美国的经验,也给我们树立了在美国融资非常详细的流程,同时也指出了在我们现在国内面对的关键问题,即基于市场信誉所形成的市场品牌,个人品牌在融资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资深刘世杰律师给我们提供的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业务中的一些法律方面的风险防范建议。
|
|
|
|